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教育人文> 寫經時代生活化的《法華經》 信仰實踐法華要義

教育人文

字級

寫經時代生活化的《法華經》 信仰實踐法華要義

【人間社 連憶蘭 高雄大樹報導】 2024-12-15
《法華經》及其美術國際學術研討會,主題演講第三場12月14日於佛陀紀念館佛光樓舉行,主講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鈴木大拙講座教授太史文(Stephen F. Teiser),發表論題「寫經時代生活化的《法華經》」,陳述「佛陀的教義在中世紀時期,如何活生生的呈現?」

太史文指出,不論普通人、講道者、抄寫員、哲學家和藝術家、抄寫來創造和重現《法華經》。可透過法會、誦經、聆聽講座、布施僧團等形式。還有敦煌莫高窟的寫經和繪畫,7世紀長安宮廷抄經坊精製的寫經,皆與《法華經》互動,顯示人們產生新形式信仰與實踐。

太史文將《法華經》教義與實踐聯繫起來,闡明佛教哲學如何具體理解。 太史文認為,透過「經典化」,也要與《法華經》思想進行深入對話,精闢解讀,經思惟,與大眾共修、抄寫、翻譯不同語言、圖像、禮拜等來實踐法義。

《法華經》在時間與空間不斷被宣說與再宣說,太史文藉一幅8世紀壁畫,描繪多寶佛戲劇性出現,多寶佛和多寶佛塔在佛陀講說此經的任何時間、地點,都會神奇地現身,迎釋迦牟尼入塔分半座。這種震撼打破舊有觀念,即世界上一次只能有一位佛陀顯現。

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〉圖像,佛陀向無盡意菩薩解釋,觀音菩薩的種種神通。插畫家描繪菩薩如何讓人從33種危難得到解脫,此是最受歡迎佛教經典故事之一。

至於五種法師修持,其中經文的手寫抄本,以幫助各行各業和經文互動。太史文例舉7世紀,蕭大嚴委託抄寫1000千部《法華經》共7000卷。經卷上題記寫著 「菩薩戒弟子蕭大嚴敬造」的字樣。

太史文強調,經不同媒介寫經,除紙質,在絲綢、木材或石頭上。在當時大多數人的識字率較低,除了閱讀,還會贊助他人抄寫經文、雇用僧人誦經、聆聽講經者的解說,甚至將小型經書作為護身符隨身攜帶,都能產生互動,更加認識《法華經》。
12345678910第1 / 451頁
追蹤我們